【播客】2岁的西兰花是科技还是狠活:聊聊冷冻食品与预制菜
最近西贝餐厅的争议引发了冷冻食材、预制菜的大讨论。2岁的西兰花还有没有营养,给儿童吃这样的冷冻蔬菜合适吗?预制菜到底是什么?
最近西贝餐厅的争议引发了冷冻食材、预制菜的大讨论。2岁的西兰花还有没有营养,给儿童吃这样的冷冻蔬菜合适吗?预制菜到底是什么?
9月10日,他和同事去西贝吃饭,觉得菜单上“几乎全是预制菜,还那么贵”,顺手发了条吐槽,并呼吁强制标注
也正是因为这件事情,不少原本打着现炒现做旗子的商家,连夜撤掉了“无预制”的招牌。
9月15日晚,三只羊团队完全没打招呼,突然就开播了,嘴哥、乔妹和老K三人轮流上线,热度直接爆棚,真是火得不行!
9月15日晚9点,没有热搜、没有预告,800万粉丝的“嘴哥”把镜头一开,一句话没说,先卖了3万支牙刷,10分钟空库存,弹幕刷到飞起——“爷青回”“羊味对了”“这次不吵耳膜”。可你细品,味儿真变了:白T恤、黑背景、语速降半拍,连“家人们”都改成“各位朋友”。
贾国龙一直拍着胸脯说西贝 “100% 不是预制菜”,还拿出了官方文件当靠山 ——2024 年市场监管总局跟另外五个部门一起发的通知,里面写得明明白白,只有那种已经做熟了、拿出来加热就能直接吃的料理包,才算预制菜,其他都不算。
2024年因虚假宣传等问题,被处罚整改的三只羊团队,在粉丝漫长的等待中,于9月15日毫无征兆的复播了。
不到一个月前的8月22日,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上,突出强化直播电商乱象治理,加大违规行为监测处置力度,提到了查办“三只羊”“东北雨姐”等直播电商领域重大案件。
预制菜产业园集体""改名换姓""的背后,藏着一个行业最荒诞的困局:年产值200亿的""全国第四强"",为何突然怕提自己的名字?当河南某县官员在镜头前慌忙解释""我们现在叫绿色食品园区""时,这场从政府报告里的烫金数据到现实中的遮遮掩掩,早已撕开了预制菜产业最尴
对于他们的这种整顿,外界却并不是特别相信,如果不是因为问题闹得太大,难道他们真的会改变过去贪婪的行为吗?
去年9月,曾经风光无限的三只羊因售卖虚假宣传的“美城月饼”被相关部门调查罚款,同时三只羊的直播间也被停播了。
不过,9月15日下午,当听到记者又要采访预制菜,当地官员赶紧解释说,当地已经没有预制菜产业园了。“我们现在已经不提预制菜了,我们好多企业做的也不是预制菜,是半成品菜。”当地的预制菜园区,已经改名为绿色食品创新示范产业园区了。
不过,9月15日下午,当听到记者又要采访预制菜,当地官员赶紧解释说,当地已经没有预制菜产业园了。“我们现在已经不提预制菜了,我们好多企业做的也不是预制菜,是半成品菜。”当地的预制菜园区,已经改名为绿色食品创新示范产业园区了。
原因嘛,很简单——9月12日,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和罗永浩在一次直播中就预制菜吵了起来,一个说“不是现炒就是预制”,另一个怼回去:“你那是加工,不是预制!”
最近预制菜一直上热搜,很多人觉得自己去饭店吃饭,当然想吃新鲜的,不想吃提前做熟的,如果想吃预制菜,为啥自己不在网上买预制好的菜,何必要花大价钱去饭店吃呢!而预制菜并不是不能吃,起码我们在点餐时,要直接向顾客透露这道菜是预制,而且价格在合理范围内,顾客有了知情权
“吃饭不明不白,不如回家吃咸菜”,这话虽说糙,但说到了大伙儿心坎里。
最近预制菜一直上热搜,很多人觉得自己去饭店吃饭,当然想吃新鲜的,不想吃提前做熟的,如果想吃预制菜,为啥自己不在网上买预制好的菜,何必要花大价钱去饭店吃呢!而预制菜并不是不能吃,起码我们在点餐时,要直接向顾客透露这道菜是预制,而且价格在合理范围内,顾客有了知情权
我和老伴都不追求什么名牌大牌,衣服嘛,穿着舒服、得体才是最重要的。退休后,活动范围主要就是小区附近、菜市场和公园,不需要那些过于华丽的服饰。
事情的起因是,9月12号,老罗去西贝吃饭,五个人花了600多块钱,吃的却几乎都是预制菜,而他事先也不知情。
预制菜,能不能吃?当然能吃啦!预制菜,不是洪水猛兽,相反管理好的预制菜,实际比路边苍蝇小馆子,要干净安全多了。譬如,肯德基、麦当劳都是预制菜,大家也都知道,不也没问题嘛。因为预制菜,本质就是流水线工业化做菜,跟其他各行各业一样,食品加工,最后一定会从个人手工小